各國文化大不同之菜單翻譯

作者:Danny   加入時間:2017-08-29   點擊次數:807

  說到菜單翻譯,其實不僅僅是語言上需要有操縱力,還必須要知道實際的菜色為何,甚至還要對這種菜的起源,其歷史與文化背景有相當的了解,並且將這些內涵轉錄到另一種語言中,才能夠把菜單翻譯好。與英文的菜單比較起來,中文的菜單確實多了一分詩意,如果你有去過西餐廳,其實你會發現他們把菜色中所有用到的食材都條列式地寫在菜名之中,雖然是方便饕客了解菜色裡面究竟有什麼東西,但好像就是少了這麼一點內涵的感覺,相較之下,中式、台式菜色中有意境的就有:螞蟻上樹、佛跳牆、黑白切、青蛙撞奶等。何時直譯(逐詞翻譯),何時意譯(通過換句話重述),何時借譯(按照來源語言的形態結構和構詞原理直譯過來),何時音譯(以原語言讀音為依據的翻譯形式),就考驗著翻譯者對於菜色與其翻譯用途的掌握了。因此,菜單翻譯雖然相對的字數少,但需要考量的點還是很多,要翻得好也不容易,讓外國客人看得不僅懂得菜色,還能夠看得滿意,這是很難的,所以專業的菜單翻譯是很重要的。

  菜單因國情的不同,體現出來的表達也不太一樣,亞洲的菜名通常會比較注重意境,有時候就連第一語言使用者都必須要靠豐富的想像力或是靠「繳學費」才能認識一道菜,除了中國之外,日本料理中亦有「親子丼」、「花見団子」,韓國料理有「部隊鍋」等,至於西餐廳的菜色,可能是「乾煎大干貝佐番茄沙拉」、「香煎鮭魚佐白酒檸檬奶油醬」、「法式牛排佐波爾多紅酒醬與薯條沙拉」,直接把主菜跟配菜都寫得很清楚,完全不用想像的空間,這樣或許也是一種優點吧,至少不需要「繳學費」,也不用吃到肚子裡之後還是不知道自己吃了甚麼。

  網路上盛傳許多翻譯亂翻的搞笑圖片,比如說:「砂鍋魚頭」不知道為什麼被翻譯成「存有簡直是虛擬文本」,「四喜烤麩」被翻譯成「四喜烤『丈夫』」、「洋芋螃蟹」被翻譯成「洋芋『便便』」等,其實很多都是自己用翻譯機,亂翻的,因為也看不懂,誤以為機器翻譯的不會錯,所以就搞得很窘了。或許對於外國人而言,知道自己的點的是什麼,比較菜名的意境要重要,因此,在這樣的考量前提下,可以優先考慮照實把菜單翻譯,把重點放在表達料理的內容物和烹飪的方法,或是可以用副菜名,也包含比較有深遠意境的名字,或許對於一些喜好亞洲文化的外國人而言,不乏是一種吸引選購的方式。

我們會不斷的提供最新的翻譯資訊,各篇文章也歡迎轉載(若為同業需簽定轉載同意書),轉載時請您記得在文章結尾附上出處與官方超連結。附上出處的方式如下:
文章來源 :碩博 翻譯社https://www.translations.com.tw